这是描述信息
全部分类
这是描述信息

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 分类:农业资讯
  • 作者:河北耕耘
  • 来源:www.hbgengyun.com
  • 发布时间:2014-01-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导读: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实现...

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概要描述】导读: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实现...

  • 分类:农业资讯
  • 作者:河北耕耘
  • 来源:www.hbgengyun.com
  • 发布时间:2014-01-02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导读: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对提高农机化的发展速度,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农机农艺融合既是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机化发展中的一块“短板”,2011年农机农艺融合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据业内专家介绍,如果没有农机农艺融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40多年前,我国农机工作者就发明了水稻插秧机,但由于没有注重与农艺结合,更多只是机械地模仿手工插秧动作,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而日本随后在研发机插秧技术时注意了育秧与机插秧结合,成为了当今水稻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更堪称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刘宪认为,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过,目前农机农艺融合相对滞后矛盾突出。在粮食作物中,水稻低成本规格化育秧技术、杂交稻和超级稻少本稀植型插秧技术始终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难题。丘陵山区等欠发达地区适应农艺要求的农机具推广应用缓慢,仍是影响和制约全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

  从各地发展来看,生产粮食所采用的先进农艺技术若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比如杂交水稻制种仍延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供种保障难度大。一些双季稻区,由于稻作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多,已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农机农艺相结合需坚持五原则

  一是尽可能做到农业制度区域化、最优化和规范化,农业部门在制定农艺技术措施时要尽可能考虑到工程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并保持农业技术的相对稳定,以减少工业对机具的重复研制和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农艺布局应尽可能集中成片,以减少农机投放量和提高机械工作效率;

  二是按照因地制宜,用养结合、稳产高产、便于机械作业等需求,确定耕作制度;

  三是农机设计要注意一机多用、机动灵活、可靠性、耐用性强等,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多样性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四是由于农机投资大、研发周期长、农艺变化不宜频繁;

  五是为了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组织与协调广大的农艺、农机工作者、农业工作者的配合,对农机与农艺有关科研课题的下达,对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高指标和先进性,而要从实际出发,周全考虑对技术经济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更着眼于经济效果的分析和节本增效,同时要注意把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取得合理方案。

  实践证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者的结合应该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农机与农艺不仅是理论上需要结合,更需要农艺与农机研发人员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才能推动农艺制度的改革和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

  只有做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才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成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转移农村劳动力,才能稳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