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市场有望迎来发展“第二春”
分类:
发布时间:
2013-11-17
导读:2013年,对于国内农机企业而言是一个分化加速、品牌化营销更加受到重视的一年。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农机行业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品牌之战,传统品牌努力注入新的激情与活力,新生品牌也演绎着自己的青春之歌,国际品牌也不断地加入国内市场的博弈。农机行业发展正值好时期,国内外巨头争相进入,农机行业日益拥堵,竞争日趋激烈,洗牌加速。
与中国农机市场同时生变的就是行业竞争,随着农机市场诸多元素的变化,我国农机市场竞争重点将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技术研发能力将成为竞争的焦点;其次,品牌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再其次,市场竞争层次将进一步提高;最后,农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中国农机市场已成为中国机械工业的热点市场,无论是国内企业的不断扩容产能,还是国际农机巨头的相继进入;无论是非农机行业(诸如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参与,还是金融资本市场的介入,都提升了农机市场竞争的层次,进一步推动了农机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我国农机市场竞争度分析,虽然诸如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竞争度较大,但并不能改变农机市场集中度偏低的现实,近1万家农机制造企业中每年生产3000多亿元的农机工业产值,产值具有前五位的大型农机企业产值之和仅仅占22.9%。而近年实施的农机补贴政策又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竞争的强度,成为部分小型企业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农机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竞争将变得的更加充分,部分中小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将成为必然。
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机市场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度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机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农机化水平迅猛发展,诸多关键元素的巨大变化,冲击了传统的农机市场消费模式,引爆了新的需求,农机市场即将进入转型期。
随着我国土地集中以及山区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很低,将催生我国农机市场新的需求模式——“哑铃型”模式。有鉴于此,面对市场需求的重大转移,国内企业只有顺应市场的变化,适时进行战略转移和产品结构调整,才能渡过转型期,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转载自:中国农机总网
关键词: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