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农机化发展形势 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分类:
发布时间:
2013-12-07
导读: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发展速度显着增快、发展质量显着提高、地位作用显着增强。在国家提供的优越环境下,全国各地农机化事业稳步推进,取得了利国利民的积极效果。近日,湖南省召开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会,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下,了解各市州农机推广、农机补贴等方面情况,认清农机化发展形势,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我国农化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连年大幅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的好形势可概况为“五个前所未有”。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77亿千瓦,是2002年的1.69倍;大中型拖拉机达440万台,是2002年的4.9倍。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2002年增加22.5个百分点,增幅相当于前35年的总和。三是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之快前所未有,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2年的5%提高到2011年的26%,玉米机收水平从1%提高到34%,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迅速推广。四是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之快前所未有,2011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4509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2.78万个。五是农机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我国跃居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
10年来,我们基本构建并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探索实践并不断拓宽了“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我们先后在2007年、2010年实现两大跨越,即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农业生产方式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装备支撑。
湖南召开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会
近日,湖南召开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会在省局会议室。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省农机局召开此次形势分析会,主要任务是座谈交流2013年各市州农机推广、购机补贴、安全监理和农机社会服务等方面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判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农机化发展趋势,听取和收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建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农机局副局长黄育忠、省农机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州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局领导及办公室主任。李柏槐主持会议,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到会并作讲话。
黄育忠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指出了当前存在着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农机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不够高、农机公共基础设施滞后、农机合作组织欠发达、农机技术和产品创新欠缺、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推动全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黄育忠强调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五项关键工作入手:一是以机插秧为重点,推进全程机械化;二是以农机产业园认证和产品整合为重点,推进农机社会化发展;三是以农机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提升服务能力;四是以农机实际工作成效与农机现有社会地位为基础,抢占舆情信息工作制高点;五是以科学便捷、资金安全为突破口,推进新办法实施。同时要从以下五方面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二是农机鉴定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农机法规和农机信访工作;四是农机项目和资金争取方面;五是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与会代表立足农机化发展全局,结合本单位实际畅谈发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谋划工作思路,达到了交流情况、相互启发、研判形势、提出对策的目的。他们一致认为,今年农机化发展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农机装备总量和产品质量有新的提升,结构持续改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机插秧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农机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效果显著。预计2014年农机化将继续稳定发展,作业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湘西、怀化、常德等地代表也反应了丘陵山区存在的普遍问题,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产品品目少,政策支持不够,机械化水平提升效果难以显见。
会上,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说,此次会议是一次创新,也是推动农机创新发展的有效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8处涉及农业农机方面,由此可见农机工作已经到了中央决策大力推动的黄金时期,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于农机工作的态度和作为;二是农机系统的干部工作态度;三是我们现有的技术、装备支撑能力;四是我们的组织结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王罗方局长指出,尽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认真分析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措施、全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努力退弄农机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
最后,李柏槐总结此次会议质量高、效果好,既交流了亮点工作,也看到了问题不足。他表示省局将充分吸收、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研究拿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扎扎实实推进农机工作健康发展。同时,李柏槐针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两点具体要求:一是要全面掌握全局工作情况;二是要下大力气搞好宣传工作。
农机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更加优化。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体面劳动,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而迫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流通体系逐步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不断攻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装备支撑更加有力。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整体依然不足,研发投入少,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强。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慢,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受到制约。四是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机耕道等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条件总体较差。
展望未来,我国农机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当前及今后10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发展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大力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意义重大,发展现状不仅能够带动当地人们脱贫致富,而且可以为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
关键词: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