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耕耘农业机械
MORE +
scroll down

让农民自愿接受秸秆还田


分类:

发布时间:

2013-12-01

  导读: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大国之一,秸秆资源总量十分巨大。但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变化,秸秆被大量废弃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减少,并发生板结硬化,这些问题使得秸秆还田成为秸秆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国家政府部门也明确规定要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

  在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过程中,农户对秸秆还田的意愿选择和其采用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方式、以及与还田相关的机械收益对于秸秆还田的推广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尽可能让农民自愿接受、并探索出秸秆还田方式的优化途径以及更好地促进秸秆还田机械作业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要认识秸秆还田的必要性

  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鼻、喉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村庄附近,农民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擅自焚烧秸秆,极容易引燃附近的易燃物,一旦火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滚滚浓烟,影响视线,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对土壤百害无一益。”在农田焚烧秸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加速地下害虫的孵化,土壤的碱性升高,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严重,板结不耐旱,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我国每年产生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秸秆被焚烧或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影响形象塑造。环境质量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如果所见之处全是滚滚烟雾和片片焦土,对当地形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多措并举推进秸秆还田建设

  出台和完善有关秸秆利用的优惠政策。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生物质发电企业、秸秆收购企业,加以培育、扶持,实施税收等优惠。与此同时,对农民在秸秆收集、运输、贮藏等方面给予相应补贴。

  建议采取土地流转等形式,将土地集约化经营。这样可以着力解决农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无力或不愿购买打捆机等农业机械问题。

  解决农民卖秸秆难的问题。尽最大努力为农民提供方便。如可以将秸秆回收点设在田间地头,可以就地将秸秆加工成用于生物质发电的块化燃料,以方便运输、储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大型库房,大量收购秸秆。同时,提高秸秆收购价格,使农民有利可图。

  要组织科技攻关。首先要解决收割机因功率不够机械收割留茬较高问题。要加强监督,要求农机手不能为图省油、怕伤害收割机刀具留茬高于10公分。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秸秆特质,通过组织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变废为宝。

  加强引导,在城市周边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在城市周边不再大面积种植小麦,而改种城市所需的蔬菜、水果等不产生秸秆的农作物。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环保工作者加强宣传。在宣传秸秆焚烧危害的同时,要宣传科学利用秸秆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一些科技示范田。秸秆科学还田方法有: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等。

  【结语】农作物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秸秆将成为了发展生态农业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收获量较大,秸秆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率低,利用途径单一,广大农民缺乏利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再加上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使我国绝很多秸秆资源被白白焚烧或低值利用。提高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农机总网)

关键词: